企业财产清查中,可以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的有()。
对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的未达账项,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应在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基础上调减的是()。
库存现金清查时,应当由主管会计或财务负责人进行清点,出纳人员应回避。()
A公司是一个集产品生产、销售、修理修配于一体的大型企业。2×18年,A公司发生了以下业务: (1)3月1日,A公司购入了一批甲原材料,用于自产自销的产品。该批原材料的购买价款为600万元,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96万元。购买过程中发生了运杂费40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50万元,到年末,已领用50%用于生产产品,该批产品尚未完工,到年末发生了制造成本总额550万元。 该批尚未领用的原材料按照市场公允价值确定的销售价格为320万元,尚未领用材料全部用于生产完产品将发生成本600万元,该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 200万元,预计将发生销售费用100万元。 (2)5月30日,A公司委托甲公司代为销售50件B产品,成本为20万元/件,产品的成本总额为1 000万元。双方约定,甲公司需按照每件40万元的价格对外出售B产品,同时甲公司是按照不含税售价的15%收取手续费。截至2×18年末甲公司对外销售30件B产品。A公司收到甲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 (3)2×18年年末,A公司为了鼓励职工工作,将自产的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该批产品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成本为200万元,截至2×18年末拟发放给职工的产品已经单独存放,但尚未交付给职工。 (4)2×18年年末,A公司有一批库存丁产品共计40件,产品生产成本为每件5万元。A公司已与东方公司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2×14年3月20日,A公司将40台丁产品出售给东方公司,在合同履行前,东方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若解除合同,则东方公司应向A公司支付违约金100万元,A公司与东方公司的协议约定,丁产品的出售价款为每台4.8万元。预计销售该批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等共计8万元。 假定:A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 、判断资料(1)中尚未领用的原材料是否发生减值。 、根据资料(2)判断委托代销的产品是否在A公司的存货项目中列示,如果列示,请计算在存货项目中列示的金额,如果不列示则说明原因。 、根据资料(1)~资料(4)计算年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列示金额。
甲公司2019年4月1日结存A材料300件,每件实际成本为10元;4月5日和4月20日分别购入该材料900件和600件,每件实际成本分别为11元和12元;4月10日和4月25日分别发出该材料1 050件和600件。 要求: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甲公司2019年4月份发出A材料的成本和2019年4月30日A材料的结存成本。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6%。 2018 年 1 月 1 日, 甲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为 240 万元的原材料, 委托乙公司加工应税消费品, 收回后直接对外出售。 2018年 5 月 30 日, 甲公司收回乙公司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并验收入库。 甲公司根据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乙公司支付加工费 12 万元、 增值税 1.92 万元, 另支付消费税 28 万。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收回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入账价值为( ) 万元
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 2016 年 3 月 1 日结存甲材料 200 件,单位成本 40 元; 3 月 15 日购入甲材料 400 件, 单位成本 35 元; 3 月 20 日购入甲材料 400件, 单位成本 38 元; 当月共发出甲材料 500 件。 3 月份发出甲材料的成本为( )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 17 年 1 月 1 日, 甲公司库存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 2 500万元, 账面价值为 2 000 万元; 当年购入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 3 000 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510 万元,当年领用原材料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的成本为 2 800 万元( 不含存货跌价准备) ; 当年末原材料的成本大于其可变现净值, 两者差额为 300 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 2× 17 年 12 月 31 日原材料的账面价值是( ) 。
2× 16 年 12 月 31 日, 甲公司持有乙原材料 200 吨, 单位成本为 20 万元/吨。 每吨乙原材料可加工生产丙产成品一件, 该丙产成品售价为 21.2 万元/件, 将乙原材料加工至丙产成品过程中发生加工费等相关费用共计 2.6 万元/件; 当日, 乙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为 19.3 万元/吨。 甲公司 2× 16 年财务报表批准报出前几日, 乙原材料及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开始上涨,其中乙原材料价格为 19.6 万元/吨, 丙产成品的价格为 21.7 万元/件, 甲公司在 2× 16 年以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 2× 16 年 12 月 31 日就持有的乙原材料是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 ) 。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因管理不善( 关键点) 毁损一批材料, 其成本为 1000 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160 元, 收到保险公司赔款 200 元, 残料收入 100 元, 批准后记入营业利润的金额为( ) 元。
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 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 000万元;A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 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3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2 000台,销售A产成品2 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600台,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A产成品当月末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企业对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进行会计处理时,该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应结转到( )。
良善公司主要从事 x 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生产 x 产品使用的主要材料 Y 材料全部从外部购入, 20x7 年 12 月 31 日, 在公司财务报表中库存 Y 材料的成本为 5600 万元, 若将全部库存 Y 材料加工成 x 产品, 公司估计还需发生成本 1800 万元。 预计加工而成的 x 产品售价总额为 7000 万元, 预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总额为 300 万元, 若将库存 Y 材料全部予以出售, 其市场价格为 5000 万元。 假定公司持有 Y 材料的目的系用于 X 产品的生产, 不考虑其他因素, 公司在对 Y 材料进行期末计算时确定的可变现净值是( ) 万元。
2×17年末,大海公司账上存在一笔应收账款,价值500万元(含税价款),已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该应收账款系向A公司销售商品形成的。由于A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如期还款,大海公司与其达成协议,约定A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M产品偿还该款项。M产品的成本为260万元,其市场价格为330万元(等于计税价格)。大海公司、A公司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6%,计算大海公司取得该存货的入账价值为( )。
某公司月初甲产品结存金额为1 000元,结存数量20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本月10日和20日甲产品分别完工入库400件和500件,单位成本分别为52元和53元;本月15日和25日分别销售该产品380件和400件。该甲产品月末结存余额为( )。
下列费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而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下列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某企业有W、Y两大类存货,W类存货包括甲、乙两种存货,Y类存货包括丙、丁两种存货,期末W类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 000元和26 000元,Y类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36 000元和39 000元,甲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6 000元和12 000元,乙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2 000元和14 000元,丙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6 000元和29 800元,丁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0 000元和9 200元。若上述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期末存货成本,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甲公司在物价持续下跌时期,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下列事项中,期末不应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列示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