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截面高(厚)度>1500mm ,预应力筋或成孔管道竖向位置允许偏差:( )。
从孔道外壁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梁底不宜小于( ),梁侧不宜小于( )。
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的梁,从孔道外壁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梁底不宜小于 ( ),梁侧不宜小于:( )。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内径宜比预应力束外径及需穿过孔道的连接器外径在6-15mm,且孔道的截面积宜为穿入预应力束截面积的:( )
带状束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根数不宜多于 ( ) 根,束间距不宜大于板厚的 12 倍,且不宜大于2.4m。
梁中集束布置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束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束至构件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 )。
应对矿物掺合料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比(流动度比)、活性指数(抗压强度比)、烧失量指标进行检验。粉煤灰、矿渣粉、沸石粉不超过200t为一检验批硅灰不超过( ) 应 为一检验批。
应按外加剂产品标准规定对其主要匀质性指标和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同一品种外加剂不超过 ( )t 应为一检验批。
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 ( )
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的1.4倍。
当混凝土表面以内50mm 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 时,可结束覆盖养护。( )
水平施工缝应低于地脚螺栓底端,与地脚螺栓底端的距离应大于150mm;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 30mm 时,水平施工缝可留设在深度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 ) 处。( )
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界面应垂直于结构构件和 。( )
对基础厚度不大于 ,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完善的工程可不进行测温。( )
装配式结构连接构件的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连接处最小尺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