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卸防化服前要彻底洗消,脱卸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防化服外表面。( )
侦察线路长、转弯多易造成方向迷失时,要携带安全绳,铺设救生照明线,并设置中间保护点。( )
进入水域或积水区域时,应探测水域深度等情况,选择安全的路线,尽量避开旋涡、暗流、高水位落差、滚水坝或坑井沟渠以及漏电等危险区域。( )
供水流量不足时,应优先保障内攻线路、高危区域、掩护射流用水需求。( )
耦合供水时,后车先启动加压,停水时前车先减压停泵,不得急停。( )
扑救易燃易爆气体火灾,在无法关闭阀门和堵漏的情况下,应立即扑灭火焰,防止泄漏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引发爆炸。( )
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泄漏及粉尘扩散可能波及的区域(尤其是下风和侧下风方向)必须消除一切点火源,切断电源,消除静电,严禁使用非防爆器材,行动时要注意防止撞击产生火花。( )
人员和车辆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进入有毒区域;需要出水掩护或降毒时,供水线路应不少于2路,可以来自同一供水车辆。( )
扑救楼层火灾,当存有大量棉花、纸张、锯末等堆垛或楼层积水较多,应及时组织排水、疏散,必要时在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开凿孔洞进行排水,防止楼板承载过重造成坍塌。( )
使用绳索开展高空救援时,应对绳索及附件进行安全检查,选择并制作不少于3个牢固的支点.( )
绳索救援时,应使用动力牵引设备对绳索进行牵引紧固。( )
冰面训练,应穿着冰面救援专用救生衣,采取保暖措施,采取双绳定向保护,并做好冰面破裂安全防范。( )
实战演练中,应安排人员或利用技术手段对整个演练行动进行有效监控,演练中出现危险情况,要迅速做出应急处理或暂停训练。( )
参加地震、地质、气象等自然灾害救援时,应配备护膝、护肘、防尘口罩等防护装备,必要时携带48小时个人保障物资。( )
进入高温、浓烟、有毒、缺氧区域、封闭空间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护装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