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等级认定按照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者()确定。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治后采的原则。
煤炭企业、煤矿的()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煤炭企业、煤矿的()负责本单位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矿井水文地质图件至少()修订1次。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修订1次。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至少开展 1 次水害隐患排查,其他矿井应当每季度至少开展 1 次。
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放水应当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做到相互验证,查清采掘工作面及周边老空水、含水层富水性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应当编制探放水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确定()。
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应当()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
矿井必须规定避水灾路线,设置能够在矿灯照明下清晰可见的避水灾标识,巷道交叉口必须设置标识,采区巷道内标识间距不得大于(),矿井主要巷道内标识间距不得大于300m,并让井下职工熟知,一旦突水,能够安全撤离。